Shenzhen Silicon Technology Co., Ltd

Lndustry News

RFID电磁反向散射方式使用的频率
发布时间:2017-10-18 浏览数量:261 来源:

电磁反向散射的RFID系统,采用雷达原理模型,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,同时携带回目标的信息。该方式一般适合于微波频段,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、800/900MHz、2.45GHz和5.8GHz,属于远距离RFID系统。


微波电子标签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,电子标签工作时位于读写器的远区,电子标签接收读写器天线的辐射场,读写器天线的辐射场为无源电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,将有源电子标签唤醒。该方式RFID系统的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m,典型情况为4~7m,最大可达l0m以上。读写器天线一般为定向天线,只有在读写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电子标签才可以被读写。该方式读写器天线和电子标签天线的电磁辐射如下图所示。


800/900 MHZ 频段是实现物联网的主要频段。例如,860~960MHz是EPC Gen2标准描述的第二代EPC标签与读写器之问的通信频率。EPC Gen2标准是Epcg1obal最主要的RFID标准,Gen2标签能够工作在860~960MHz频段。我国根据频率使用的实际状况及相关的试验结果,结合我国相关部门的意见,并经过频率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审议,规划840~845MHz及920~925MHz频段用于RFID技术。以目前技术水平来说,无源微波标签比较成功的产品相对于集中于800/900MHz频段,特别是902~928MHz工作频段上。此外,800/900MHz频段的射频造价较低。


2.45GHz频段也是实现物联网的主要频段。日本在识别标准体系是射频识别三大标准体系之一,UID使用2.45GHz的RFID体系。


5.8GHz频段的使用比800/900MHz及2.45GHz频段少。国内外在道路交通方面使用典型频率为5.8GHz。5.8GHz比800/900MHz的方向性更强,数据传输速度更快。同时,5.8GHz的相关设备造价相对于其他的更高。